2023
06-24 00:00
2023
-
06
理解力,是執行力的前提。 所謂工作能力出眾,就是要做好這7件事
作者:
身處職場,工作就是我們的生活,工作能力的高低關乎著我們的存在價值。 大家都希望提升工作能力,因為那意味著你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回報,比如升職,比如加薪。 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個“工作能力出眾”的人。那么,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是否出眾?
身處職場,工作就是我們的生活,工作能力的高低關乎著我們的存在價值。
大家都希望提升工作能力,因為那意味著你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回報,比如升職,比如加薪。
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個“工作能力出眾”的人。那么,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是否出眾?
一、接受工作,詢問目標
例如,我們公司銷售一部主管鐘偉昌說,在他還是基層員工的時候,領導給他安排工作,他總是會把自己的理解講給領導聽,然后問領導:您說的是這個意思嗎?
為什么他會這樣做?
因為溝通存在漏斗,每一個人的表達能力,理解能力是不一樣的。
其實,很多時候事情做不到位,往往不是執行力的問題,而是理解力的問題。
你的“我以為”,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對稱,導致將事情辦砸。
工作標準不能意會,只能言傳或者白紙黑字寫清楚,這樣才可避免誤解。
在工作中,經常會出現領導需要的是A,但下屬卻做了B的情況。因此,當你接受領導的工作時,一定要和領導確認清楚。
不要害怕溝通,而是要詢問領導:我的目標是什么?為什么要做?標準是什么?
再跟領導復述一遍,然后問他:我理解得對嗎?
當拉齊認知后,理解清楚了,就能干得高效,干出成果。
二、研究工作,制定計劃
在接受到一個工作目標后,有些人就急不可耐地開始執行,生怕晚點就錯失了機遇。
這種積極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,但這種工作方法卻是有些沖動和盲目。
就像一個寓言故事里說的:
一個人在林中散步,見到一個大汗淋漓正在鋸樹的伐木工人。問他:“我發現你的鋸子已經奇鈍無比了,你為何不把它磨鋒利些,再來砍樹呢?”
伐木工人卻氣喘吁吁地說道:“我可沒時間,我還得鋸大樹呢!”
俗話說“磨刀不誤砍柴工”,做任何工作都應該有計劃。
事前進行籌劃、可行性論證和目標步驟拆解分析,看需要溝通、協調、配合的部門人員有哪些……
只有做好充分的計劃準備,才能使工作循序漸進、有條不紊,和提高工作效率。
好的規劃,永遠是成功執行任務的第一步。做事沒有計劃,行動起來就必然兵敗如山倒。
做好工作計劃之后,你可以找領導一同確認計劃的可執行性。因為領導的資源和見識,能讓你的計劃更順利的執行。而且,在領導眼中,你是一個做事有規劃和全局觀的人。
畢竟,沒有規劃的工作叫拼圖,有規劃的工作才叫藍圖。
三、請示工作,帶上方案
很多人請示工作時,總是這么說:“領導,這個問題我不會處理,你看看怎么辦。”
這句話的背后,還藏著大量的潛臺詞:我不會做件事,我也不愿做這件事,更不可能為做到這件事找方法。
如果是這樣,等于是你把責任丟給了領導,讓猴子跳回到了領導的背上,你的工作成為了老板的工作。
要知道,即便團隊再小,也有三五個人,他的工作一定比你多,也一定比你更忙。
所以在請示之前,你一定要站在實際角度認真思考一下這些難題,通過大量的數據來找到問題背后的本質,并且得出結論,形成決策意見,并給出一到兩種解決方案供領導參考。
你不是領導者,沒有決策權,但你是執行者,具有強大的建議權。會做工作的人,懂得給領導做選擇題,而不是做問答題。
兩種請示風格,一種是“我們遇到一個問題,不知道怎么做,請領導指示”,另一種是“我們遇到一個問題,想到了兩種解決方案,請領導定奪”,哪一句話會受到領導的青睞?顯然是后者。
還有一個很致命的情形是,如果跟領導請示時,只談問題卻不帶方案,很容易說著說著就情緒激動,變成吐槽或抱怨,矛頭直指客戶或領導,那就更糟糕了。很可能你得到了一時的口舌之快,卻永遠失去了成長進步的機會。
當然,如果你自己實在解決不了,你也可以向自己的領導表現自己的思考過程,領導最喜歡的就是會思考的下屬。
四、執行工作,全力以赴
所謂的能力問題,80%都是態度問題。很多時候,一個人的能力往往是由態度決定的。
你是如何看待這份工作,也決定了你能把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。
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,每一個偉人,其實都是平凡人。怎么做非凡事?
就是在達到80分的基礎上,拿出你的態度,拿出你的責任心,拿出你對自我的要求。
領導最討厭的,就是只承諾,但無法執行到位的“偽靠譜”的人。
所以當你要去做某一件事的時候,要窮盡一切力量去解決。一旦承諾,就要想辦法兌現,盡職盡責,盡心盡力去完成它。
當你全力以赴,為達到目標不停想方法,大概率能拿到結果。
你非常努力地去做了,即使最后把事情辦砸了,領導也不會怪你。
因為你已經做到了能力范圍內的最好,而不是敷衍了事,這時候,你的領導會釋懷結果。
五、匯報工作,突出重點
《哈佛學不到》的作者馬克·麥考梅克說:“誰經常向我匯報,誰就在努力工作——相反,誰經常不匯報工作,誰就沒有努力工作。這也許不公正,但是你的老板又能根據什么別的情況來判斷你是否在努力工作呢?”
很武斷,但起碼說明了一點——除了把工作做得出色之外,也要學會匯報。
很多人不會匯報,領導聽了半天,依舊云里霧里,也就不愿意聽了。
匯報時,首先要說結果。
不管是階段匯報還是整體匯報,一定要把匯報重點放在結果上。一切沒有結果的工作匯報,都是浪費時間。
領導首先關注的一定是結果,只有當結果非常好或者非常差時,工作過程才會被提起。
就像在我們讀書時,成績最好的和成績最差的容易被老師記住,中不溜秋的人沒什么存在感,就是這個道理。
其次注重匯報的方式,應該采取進度條匯報方式。
比如是否完成了目標進度,如果完成了目標,那么是做了哪些動作。
如果沒有完成,原因是什么。在接下來,有沒有調整方向的計劃,是否需要他人給予你幫助。
另外,如果是很小的事情,你將事情完成后,再進行匯報,而且直接說結果就好了。
很多人,總是事無巨細的匯報,看似凸顯出了你的細心,其實還透露給別人另外一個信息,你分不清主次。
六、分享工作,細說流程
如果某項工作你做得很漂亮,成了團隊榜樣,領導安排你跟別人做個工作分享,推廣推廣經驗。這個時候,你就得重點談工作流程了。
工作結果輕描淡寫即可,只要稍微談得多一點,立馬就會給人吹噓賣弄的感覺。
要知道,別人花專門的時間來聽你講,目的是要學習取經,而不是檢查工作。
你的工作結果他們一點都不關心,他們關心的是你究竟做了哪些流程控制,最終才會把工作完成得這么出色。
在分享工作時,要多談細節。不但要說清楚做得好的方面,也要說清楚做得不好的方面,既有成功也有失誤,既有經驗又有教訓,這樣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。
分享是職場上的一門重要功課,只有懂得分享,才可以收獲別人的真誠回報,學到新東西。
七、復盤工作,注重過程
復盤工作,一定要說過程。
為什么?
因為之所以要你復盤,本質上是為了沉淀經驗,避免漫無目的、機械的練習,擺脫低水平重復。
當你做得好的時候,復盤不僅有助于自己成長,也有助于提煉出自己的經驗,賦能給團隊,幫助大家成長。
因此一定要細致說過程。
做了哪些事情?哪些地方做得好?是因為做了什么,才拿到這樣的好結果?
詳細說過程,說關鍵的動作,才有助于提煉。
還要談談感受和心得,比如是如何搞定客戶的,是如何為客戶提供服務的,如何鍥而不舍,當時有著怎樣的心態。
這些感受,很寶貴,能體現出你的用心,你的誠懇,也能給同事們提供正向的力量。
干得不好的時候,也要細說過程。
本質上是為了吸取教訓,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沒有拿到結果?過程中出了哪些差錯?具體有哪些原因?
通過復盤,認識到哪做得不好的地方,從而糾正它,消除變量,提高下次成功的概率。
踏踏實實做好這些事情,讓自己的工作更有體系、形成閉環,就能體現出價值,成為團隊中真正重要的人。
文章來源:財經早餐、筆記俠
免責聲明:本文系網絡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僅標明轉載來源,如標錯來源,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。內容為原作者個人觀點,并不代表本公眾號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025-01-27
2025-01-22
2024-12-10
【LY新聞】突破性里程碑!我司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獲權數量躍升至兩位數時代!
2024-07-05
“慶七一?促環保?保安全”知識競賽圓滿落幕,共筑綠色安全新篇章
2024-07-04
【LY資訊】我司受邀參加2024年湖北省鑄造年會暨鑄造學術會議并作報告
2024-03-30